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的音箱和HIFI音箱的區別是什么?
- 2026天前
從音箱的制作原理上講,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箱和HIFI音箱,本質上并沒有區別,都是由喇叭、分頻器和箱體組成。
一、從技術的角度分析,HIFI音箱對喇叭、箱體結構以及分頻器的要求更為嚴謹一些。
因為HIFI用的是兩只音箱,而家庭影院系統設計至少是6只音箱(包括低音炮),在實現聲場定位以及低頻能量等方面,兩只音箱的難度比6只音箱肯定更大。
HIFI的原意是“高保真”,由一對音箱和兩聲道功放加播放器組成。能稱得上高保真的音響系統,有一些起碼的要求,首先是頻寬范圍,高中低音要能基本保證,然后是相位、聲場、人聲定位、細節表現等,再高品質點的系統還需要有一些特別的表現力,能夠讓人不斷的把玩折騰,有底線無上限,所謂的“發燒”,原本就是指玩”HIFI“的現象。
而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的用途主要是看電影,相對來說,對音箱的要求則不用那么嚴格,這是由多聲道的工作原理和多只喇叭同時工作的系統特性決定的。
舉例說明:
比如聲場定位,要用兩只音箱把樂隊成員在舞臺上的位置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在HIFI系統里就不那么容易實現,高音要好,箱體結構設計要合理,兩只喇叭的一致性也要非常好才可以,等等。
而在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系統里實現聲場定位則非常簡單。因為電影片源本身就是多聲道錄制,聲音的位置在錄音制作的時候就已經分配好了,通過功放解碼出前、后、左、右、中幾個聲道的不同方位,即使是十幾元錢的喇叭都能夠營造出不錯的聲場范圍和準確的聲音定位。
再比如低音的問題。在兩聲道HIFI系統里,一般只有書架箱和落地箱兩種形式,而不像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箱那樣品類繁多,有塑料衛星箱、條形聲霸、嵌入式的、超薄的、書架、落地箱等等。用于HIF的書架箱,低音喇叭很少有小于5寸的,對箱體的容積也有嚴格的要求,這樣才能低頻表現出來,否則聲音會顯得單薄,低音不夠。如果需要更好的低音,那就必須上落地箱,用更大或者更多的喇叭、更大的箱體容積,對喇叭、箱體、分頻器的要求也會更高,成本也高。
在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系統里,解決低音的問題也很簡單,因為有低音炮。低音炮在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系統里是一個獨立的聲道,原本的任務是負責超低頻聲音,目的是為了營造電影場景里的大動態和大場面的氛圍,同時,低音炮也能夠彌補主音箱低頻不足的問題-----換一個技術角度,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甚至不需要主音箱有太多的低頻,可以避免與低音炮的低頻重疊,聲音反而會更干凈。
正是因為低音炮的存在,因此在設計音響系統的時候,就可以充分發揮低音炮的作用,音箱就不需要像HIFI音箱的要求那么嚴格了。比如喇叭口徑可以很小,3寸甚至2寸,而箱體也不需要那么大,材質也沒有過多要求,即使薄薄的塑料外殼也行,最關鍵的是成本降低了。
因此,在市場上就可以見到很多衛星箱類型的家庭影院系統設計音響系統,由5只拳頭大小的音箱和一只低音炮組成,即使是國際性的大品牌,價錢也非常便宜,甚至不到一只HIFI音箱的價錢,其道理就在這里。
第二、從商業的角度來看,HIFI和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的用戶群體不太一樣,產品的定位不同。
所有的產品都是為了適應商業的需求而設計的,因此就要對外形設計、成本控制、定價策略等方面做好充分的考慮。即使一個公司的產品可以通用,也要盡可能設計得不一樣,這樣能拉開檔次,可以滿足各種用戶的需求。
HIFI的用戶群體一般來說都具有一定音響基礎,對產品的外觀審美以及效果評判有一些大致的規律和標準,因此HIFI音箱的設計必須要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清楚,包括木箱的材質、喇叭盆架的用料、工藝等等,一點也不能馬虎。因為HIFI用戶很有可能把音箱給拆開了看個究竟的,只要有一點不滿意都會帶來負面評價,一句話,無論是外觀、材料還是音質效果,一定要對得起所賣的價格。因此好的HIFI音箱一般都不會便宜。
有人會問星工場和這兩個品牌來對比會怎么樣?別開玩笑了,單純從音箱的角度,無論是材質、外觀、內涵等,肯定沒人家好,這個得承認。
但是,如果用于家庭影院系統設計系統,星工場用普通的5.1書架箱系統來進行對比,那就不一定誰好誰差了,盡管價格要相差數倍。
音響,關鍵在竅門,難者不會,會者不難。